马督工自媒体课程学习笔记
马督工自媒体课程学习笔记
目的
理性、深刻地认识新闻和世界。让自己输出的内容更有逻辑。
原则
适度自信:媒体人要承认在其他领域自己是普通人,是外行。不需要达到专家的程度,达到一个足以给观众进行科普的程度就可以,而这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短期快速学习做到的。可以类比大学期末突击。
积极利用学术资源:TODO 这一点的具体操作方式我还是不清楚。例如,马督工在学习戈尔巴乔夫时,是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翻阅了所有关于戈尔巴乔夫的资料。
保持合理的内容深度:过于深奥将会失去传播力,过于通俗将会失去严谨性。需要做到一个合理的折中。
提出清晰的定义:如果语焉不详就会造成“一被批评就打太极拳”的情况。
提出通用的法则:通用法则允许我们用同一套思维去理解不同的新闻,抓住不变的要点,降低复杂度。
一个新闻稿的构成
共同的信息场:一个观众熟悉的新闻背景能让人更好地接受、传播
最新的变化:新闻主要内容。当速度上难以获得优势时,深度就是主要竞争力。
提出建议(可选)
接近义务教育水平的知识门槛
校园文化是几乎所有人都共有的,这是最大的共同信息场。
义务教育是大部分观众的文化水平。想要让文稿便于理解,就要立足于义务教育的水平去讲解。最好能结合教科书内容。
重视普通人的生活
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往往能引起大部分观众的共鸣。30 分之一的新闻有值得深挖的价值。
深挖,挖的是什么?要挖出普通新闻背后的故事,要发掘个别案例和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联系。
替人民算账
“算账”意为将人民群众情绪化的、具体化的表达转化为理智的、通用的诉求。
煽情也许在文艺市场中行得通,但是对于媒体或工作陈述来说就不合适,最好还是脚踏实地,通过理智总结来赢得长期观众。
深入分析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同质化的整体,要认识到不同的群体在利益诉求上的差异,以及因此产生的内部矛盾。
如果把人民当成一个整体看待,你就会发现你的观点总是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因为总有一个群体和你的观点背道而驰。如果你想试图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前后矛盾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将不同的群体分开来分析,并指出不同群体之间矛盾的深层原因,你的观点就是立足于现实的,中肯的。
“深层原因”就是摆脱浅显的“标签”认知,从环境、职业、阶级、年龄段等现实因素去分析。
如何表现历史感
把历史和当今普通人的生活、记忆联系起来。
调动观众参与感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刻意增加了一个反光层,为的就是让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群众也能通过肉眼看到现代社会的先进科技。实现了巨大的宣传效果。
否定选题
大部分的选题都要被筛选掉,只留下一小部分精品来深入研究。有以下筛选原则:
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不适合讲的话题肯定不适合媒体讲。因为你要考虑观众对这个话题二次传播的意愿。
不要太完美的故事:要么是假的,要么是小概率事件,对指导未来行动毫无意义。
避免只反驳:单纯地反驳别人的观点会失去输出主动权,因为你的内容依赖于他人的观点。而且单纯反驳往往缺乏内容,需要靠情绪输出来填充,对于一个媒体来说也是不好的。正确的做法是反驳后提出自己的建设性观点,让观众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逻辑转折次数最好是 2 次:“逻辑转折次数”即一篇文章浓缩为一句话,其中“但是”之类的转折词出现的次数。例如:“课件 10 分钟的制度来源于普鲁士和日本在 19 世纪的教育制度,而在 20 世纪被中国借鉴来普及教育,但是已经不适应 21 世纪现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这段话有 2 个转折点。1 个转折点内容太单薄,3 个转折点太复杂不利于转播。2 个转折点是最适合的。
叙事结构只能改一次。叙事结构分两种:顺序(因果)叙事和并行叙事。他们之间组合起来就会形成下面这种树状结构。
在一个新闻稿中,叙事结构建议最多做一次转换。行程“正树”或者“倒树”的形状。这是因为观众的脑子内存有限,不太可能记得住一次以上的叙事结构的转换。
当出现下图这种“红树状叙事”时,允许进行删减,维持简洁的叙事结构。
如果难以删减,可以考虑横着拆分成一个正树和一个倒树,做上下两集。
或者纵向拆分,把关联性强的原因和结论单独做一集。
当出现下图这种“麻绳状叙事”时,可以把首尾先拿出来讲主干,然后并列地讲中间内容。